ABA训练中指令的原则与技巧(转载)

  发布时间:2018-04-17 01:43 浏览次数:9439

  指令是主体对客体发出的一个刺激,通俗的讲即是当你要求别人做什么事时所要说的话。是ABA中DTT操作的第一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发出指令,同时也在不断地接受指令,做出反应,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因为他们的主要障碍是社会交往障碍,因此进行训练时,如何让他们听懂指令、理解别人的意愿,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是训练基础中的基础。在训练孩子听懂,接受并对指令做出反应时,就是在帮助他们建立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是促进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第一步。

  在与孤独症儿童的日常交往中,我们首先要学习怎样与他们说话,即发出指令,任何一项训练都不可能脱离指令进行,任何一次与孩子说话的机会都可能成为发出指令,并因此成为训练的机会。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随时随地的,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期待孩子不断地做出正确反应时,作为训练者的您就要时刻注意和遵循发指令的一些原则。

  1、及时、适时 要让孤独症儿童对指令做出反应, 首先训练者是要让他们能听到指令,而孤独症儿童在训练时注意力极易分散,抓住他们注意力集中的瞬间发出指令,对于他们听到指令是很有帮助的。假如一个孩子对一辆玩具汽车很有兴趣,训练者就可以利用他对汽车的注意力和兴趣进行训练,如当孩子要去拿小汽车时,在手还未碰到汽车之前,训练者及时发出指令“拿汽车”使孩子自发的动作成为了对一个指令的正确反应,注意训练者在孩子完成反应后立即给予强化。重复训练后就可以使孩子理解指令,建立起听到指令-做出反应的行为模式。训练中在下指令时,也可以把他喜欢的东西拿起来放在你的脸边,发出指令看我,他一旦看了我就再给一个指令(拍拍头)。他完成后立即给他那个糖或玩具作为对他的强化。

  2、准确、扼要 多数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的理解上有障碍, 因此训练者要熟悉每个孩子的情况,了解个体的语言理解程度,在给予他们指令时选择最准确的语言和最合适的长度。但由于家长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常常在这一点上把握不住。   例如:一个孩子只能理解简单的名词和动词,如果妈妈对他说:“把桌子上那个红色的球给我”,这个指令就显然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围,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做出正确的反应。正确的指令应是比较扼要的,如果这个孩子只能听懂少量的名词和动词,在指 令中最好只包含这两种词语成分,如:“拿球”。“拿球给妈妈”。把球拿给妈妈。

  又如:当孩子发脾气大哭的时候,妈妈可能对他说:“不哭了,不哭了,再哭妈妈不喜欢了”由于孩子的语言理解水平是不能处理指令中所包含的所有词汇的( 很多孤独症儿童不理解不字的含义,喜欢是较抽象的词,对孤独症儿童也很难), 他往往只听懂了哭,那么就可以想象出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了,当然是继续哭下去。

  这种情况下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如果孩子现在还无法理解否定词不的含义,在处理问题行为时,指令的作用是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做什么。就前面的情绪问题而言,妈妈应发出的指令可以是提醒他闭上嘴。安静。要同时伴随有示意性身体动作,此时恰当的指令还有“站起来”。“洗脸去。”等等,以引导孩子从问题行为转向正性行为。

  3、有必要性 也许有人会说:“训练时的指令怎么还会有必要和不必要之分呢?要他干什么就说什么呗”其实不然,这里也是有一定原则性的。早晨孩子起床后,妈妈发出指令:“洗脸去。”孩子走进卫生间完成所有的动作后走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对于指令“去洗脸”的反应。但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对于一件事情发生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在理解,反应和动作连贯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一个孤独症儿童要完成“洗脸”的活动,家长就有必要将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逐一用指令发出:“打开水龙头”,“用手捧水洗脸”“关水”、“拿毛巾擦脸”这些分步的指令都是有必要的。但当这个孩子已经能熟练地,连续地完成洗脸过程中的所有动作时,这些分步的指令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来判断我们,指令的必要性。 家长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做法还体现在,发出指令后,孩子并不理会,即没有做出反应,家长也就不再坚持。这等于是发出了一个“不必要指令”。如,妈妈对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没有过来。这时妈妈就自己走过去( 而不是坚持让孩子对“过来”这一指令做出反应。)“不必要指令”不仅是“白说”, 糟糕的是还有负面作用,那就是让孩子感到:a、可以不对指令做出反应-下一次还不理你。b、对指令内容的错误理解-[过来]应该是妈妈到我这里来,而不是我走过去。

  4、可实现性 谈到指令的可实现性, 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做出反应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他能做到正确的反应。例如:一个连剪刀都不会拿的孩子,在听到指令“剪个圆圈”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没有可实现性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无效指令”。而过多的无效指令会降低孩子对指令的反应速度以及对训练内容的兴趣。须注意的是,前面提到“不必要指令”也是一种无效指令。

  其他有助于提高指令有效性的因素

  在掌握了以上的发指令的原则后,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来提高孤独症儿童对指令的理解和反应能力。

  1、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在训练孤独症儿童时,要尽量使训练的环境保持“干净”,不要出现过多的使孩子分散注意力的物品,以便让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例如:训练孩子认识苹果这个目标,在开始训练时,出示的物品中要尽量不出现与苹果相近的物品如:西红柿,大草莓等,更不能出示孩子特别喜欢的物品,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接收和理解指令。

  2、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必要的辅助   当一个指令发出后,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反应时间。让孩子把听到的指令在大脑中进行处理,许多孤独症儿童对信息的处理时间比一般的孩子要长一些,因此可能要多等待一会儿(一般在5秒钟以内),不要等太久,否则他可能会忘记指令是什么。在等待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的反应,确定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或表示出有困难时,教师或家长要给予孩子必要的辅助,帮助他准确完成动作,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指令和执行指令。最后,千万不要忘了用奖励告诉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3、根据孩子的语言能力,把握恰当提高的原则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发出的指令要准确和扼要,但在孩子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以后,如果仍旧用简单的语言发指令,对孩子语言水平的提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要根据孩子语言进步的情况,增加指令的长度,提高指令的难度。

  掌握好指令的原则和技巧,是操作ABA训练方法的基础, 家长和教师在生活和训练中要反复练习,灵活运用,掌握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基本功,这是训练成功的重要环节。



自闭症学校沈阳自闭症学校,哪家好?沈阳市太阳雨自闭症学校电话:15998811520.拥有实力雄厚的老师团队,品质保证,静候您的来电!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太阳雨儿童训练中心网站地图

辽ICP备2021001215号

太阳雨,沈阳自闭症,孤独症,辽宁自闭症,辽宁孤独

沈阳自闭症_自闭症学校_太阳雨儿童训练中心
沈阳自闭症_自闭症学校_太阳雨儿童训练中心

分享

  • 微信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