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在婴幼儿期的预警表现
发布时间:2020-01-14 09:18 浏览次数:6798
研究数据显示,18-24个月之间对孤独症诊断的准确性就可以达到相对比较高的准确性(80-90%),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漏诊率通常还是相对偏高,尤其是轻到中度的情况。
但是,如果对被诊断的儿童父母进行调查,大部分的父母其实在孩子一岁左右就或多或少发现一些异常。
曾经有一项研究对比了谱系儿童以及非谱系儿童的一周岁生日party录像,结果发现这两组儿童在录像中就显示出了明显的社交互动以及兴趣行为的差异。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研究发现,最早于6个月时即可发现患儿在情感交流、社交互动上与非谱系儿童之间存在差异。
鉴于早期干预对更好发展结局的预测性,越早开展高质量的干预,越能最大程度优化孤独症儿童的预后,所以了解孤独症的早期预警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显示出明显的预警表现,哪怕还没有达到可以稳定诊断的年龄,也建议家长引起重视,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
美国儿科协会推荐在幼儿的9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的保健门诊中实施孤独症的筛查,除了这些推荐的年龄以外,任何时候孩子的发展情况有令人担忧的地方,都建议进行筛查。在我们国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开始在儿童保健中加入了孤独症的筛查,但总体来说,大多数医院还没有把孤独症筛查纳入常规的儿保筛查中。所以,父母学习了解孤独症在幼儿期的“预警”表现也很重要,在发现孩子有异常时,也可以自己要求进行相关筛查。
那么,孤独症儿童的早期预警表现有哪些呢?目前比较明确能发现预警表现的年龄是6个月左右,下面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来看具体的预警表现。
6个月
没有大大的笑容,或者没有很愉快的情绪表达。
9个月
没有朝向他人的社交性微笑或者其它脸部表情;
没有你来我往的咿呀发声;
不会用发声来吸引关注或者寻求帮助;
很少积极寻求大人的关注,大人走开不会哭闹抗议 。
12个月
没有呀呀学语,对于他人呼唤自己的名字(大名或者小名)没有反应;
缺乏适度的眼神对视,或眼神对视时没有明显的温暖快乐的表情;
不能理解简单的身体姿势,也不会使用这些姿势,比如指、挥手再见、给予等;
对简单互动游戏没有反应,比如躲猫猫;
不会向父母展示他们觉得有趣的东西;
当父母试图抱他的时候,不会主动伸出或张开胳膊,也无明显期待的脸部表情。
15个月
不明白简单的问题或者指令,比如“妈妈在哪里?”、“去拿你的车子”等;
不会对玩具进行功能性探索和玩,比如推车子、翻书、堆积木、抱娃娃等,只会对玩具进行拍打、扔、排列、啃咬、放脸边摩擦等;
没有基础的词语发声,比如"mama"、"baba"、"byebye"、"dada等。
18个月
口头语言词汇量少于10个;
对大人说话没有反应或者明显缺乏兴趣,也不会试着模仿;
不会根据名称来指自己的身体组成部分;
对物体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人的兴趣。
24个月
没有有意义的2个字的短语(不包括模仿和重复性的)或者简单句子,比如“宝宝吃饭”、“妈妈走”等;
缺少和他人共享的兴趣和快乐,比如和大人一起牵手跳舞,一起欢笑;
不认识常见物体的图片;
对周围的人不在意,更喜欢自己独自玩耍;
不会用玩具电话、玩具餐具或者玩具娃娃玩简单的假装游戏。
任何年龄
身体、手部或手指头的重复刻板性活动(87%的孤独症家长此项报告结果阳性);
对某个物体异乎寻常的兴趣和迷恋。
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孩子满足以上“预警”表现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就能立即确认孩子是孤独症了。
孤独症的筛查和诊断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排除听力障碍等问题,并且集“父母访谈、标准化工具评估、多学科合作”于一体。
而且,就如同前面所说,18个月前通常不建议做出孤独症的诊断(除非是倒退型的),所以发现预警表现以后,父母需要谨慎对待,尽早求助于专业人士,尽早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早期针对性干预,并定期进行动态评估,千万不要只是抱着“等等看”的心态,什么都不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家族中有孤独症患者,家长需要对孩子的发展更加密切观察,定期评估建议从6个月就开始进行。